注冊

logo
您的位置: 首頁 常見問題 擇校篇

如何選擇美國大學?

美國是世界上教育資源最豐富的國家,也是大學最多的國家,因此,也成為了最熱門的留學國家,那么如何在美國的4000多所大學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大學呢?今天小億給大家介紹一下,如何選擇美國大學。



按照資金來源美國大學可以分為公立大學私立大學:

私立大學和公立大學從名字就能看出來。私立大學的名字一般都是以創(chuàng)始人命名的:哈佛、耶魯、康奈爾、斯坦福。公立大學一般都是加州大學XXX分校,密歇根大學XXX分校,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城分校。私立大學沒有政府的撥款,是靠捐助解決財政。雖然沒有政府撥款,美國的私立大學卻是最有錢的。常春藤大學的資金儲備基本都是幾百億美金,捐助部門領(lǐng)導的收入比高盛CEO還高。除了資金豐厚,私立大學的另外一個優(yōu)勢是不受政府的控制。


美國沒有像中國那樣金字塔式的教育監(jiān)管體系,雖然美國也有教育部,但是既不出教材,也不管考試,我們知道GRE是ETS,SAT是college board。并且因為不用政府資金,他們就具有更多的學術(shù)自由,也不需要有傾向性地招收本州的學生,而是擇優(yōu)錄取,把名額給全世界最優(yōu)秀的學生。但是,私立大學也有劣勢,第一個就是費用高。私立大學的學費基本都在4萬美金以上,不管對美國家庭還是中國家庭都是一筆龐大的開支。第二個劣勢就是申請困難。私立大學學生人數(shù)都不會很多,再加上教學質(zhì)量好,申請的競爭自然很激烈。公立大學是依靠聯(lián)邦和州的教育撥款維持生存。公立學校的優(yōu)勢是費用便宜。劣勢是外國學生申請獎學金比本國學生更加困難。



按照教育理念美國大學可以分為研究型大學和文理學院:

文理學院只提供本科學位,所以申請本科的同學可以特別關(guān)注一下。根據(jù)大英百科全書,文理學院的定義是:A liberal arts college is a college with an emphasis on undergraduate study in the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s,A liberal arts college aims to impart a broad general knowledge and develop general intellectual capacities,in contrast to a professional,vocational,or technical curriculum。這里有幾個關(guān)鍵詞:本科、基礎(chǔ)學科、通識教育、非職業(yè)/非技術(shù)/非專業(yè)培訓。也就是說文理學院都是本科的對基礎(chǔ)學科的通識教育,開設(shè)的專業(yè)是社會學科、人文學科、自然科學和藝術(shù),沒有職業(yè)導向很強的學院比如商學院、工程學院,小班制。


那么上文理學院的作用是什么?文理學院兩大作用,一是為研究生院輸送人才。文理學院的學生都有很扎實的基礎(chǔ)學科知識,這對研究生院的高階學習非常有用。二是培養(yǎng)學生通識思維,橫向思維的能力。研究型大學傾向培養(yǎng)學生垂直思維,比如學金融的,上的課、讀的書全是金融類,學生除了金融其他學科都不懂。在文理學院,學經(jīng)濟的也要學歷史,學生物的也學哲學,這樣能夠讓學生的視野更開闊,思維方式更包容,在思考問題以及做決定時看的面也更廣。但是,這幾年文理學院面臨招生荒。由于科技行業(yè)的大發(fā)展,還有就是金融危機,導致學生在選校的時候非常在意畢業(yè)后的就業(yè)。因為文理學院的優(yōu)勢是基礎(chǔ)學科教育,所以流失了很多生源到工程類學校以及商學院。但是小億認為,本科教育本來就應(yīng)該是通識教育,形成三觀以及做事風格的過程,文理教育能夠在這方面對學生有非常大的幫助。


研究型大學專注科研、公共服務(wù)。評判研究型大學的一項重要指標是每年授予多少博士學位。與文理學院的教授專注教學不同,研究型大學的教授都肩負科研的任務(wù),尤其是工程類和社會學科。工程類教授要運營實驗室,社會科學類教授有國家科研項目。因此,這些大學的助研職位就會比較多,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學習機會。此外,還有一類學校是專業(yè)大學,比如茱莉亞音樂學院、巴布森商學院、羅德島設(shè)計學院、Cooper Union工程學院。



美國大學都有哪些特點呢?

首先是學校多,美國一共有4700多所大學。第二是各個學校的校園文化很不同。有些學校的特點是學霸多,有些學校的特點是社團活動豐富,學生都比較social,有些學校比較文青,因此學生也比較小清新。第三是衡量學校水平的標準也很多,師生比、校友捐贈、教授論文發(fā)表數(shù)、專業(yè)數(shù)量、實驗室設(shè)備、獎項獲得情況、體育團隊、社團數(shù)量等等,都是衡量學校水平的標準。以上因素決定了,申請美國大學的選校工作是個復雜的體力活。


選校需要注意的因素都有哪些呢?

首先要注意名字。我們會發(fā)現(xiàn)美國很多大學的名字都很類似,比如密蘇里大學和密蘇里州立大學,賓大和賓州州立大學。還有很多大學有很多分校,比如加州大學有UCLA、UCB、UCSB、UCSD,紐約州立也有一大堆分校。還有些學校名字很容易迷惑人,比如Miami University并不在邁阿密,而是在俄亥俄,而University of Miami則是在邁阿密。所以選校的時候首先要搞清楚名字,以英文名字為準,確定這個學校到底是不是你所認為的那所學校。專業(yè)設(shè)置、跨系選課、跨學校選課、學生社團、國際學生人數(shù)、國際學生就業(yè)服務(wù)、整體就業(yè)服務(wù)/實習機會、地理位置、在你的那個行業(yè)的校友力量、學校名氣,這些是要考量的因素。


在考慮完這些因素后,你要給自己的選校名單一個梯度,有需要沖擊的學校,有合適的學校,也要有保底的學校。美國大學的申請是個持續(xù)一年的工作,你當然希望你的申請最后能開花結(jié)果,所以不要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。最后就是,看看這些學校,問自己,是否愿意在那度過4年最重要的時光。如果答案是“是”,那么恭喜你,你的選校工作成功了。



排名到底在選校中的作用有多大?

排名在選校過程中能夠給你一個區(qū)間,可以用在初選的階段。你可以根據(jù)分數(shù)得到一個大概的選校梯度,這讓你的工作簡單一些,但是排名不能決定你最終申請的學校。首先,在排名上差幾名的學校完全沒有差別。另外,排名都是設(shè)定變量然后套入公式算出來的,這些變量包括其他大學校長的評分、返校率、畢業(yè)率、實驗室規(guī)模、教授論文發(fā)表數(shù)量、校友捐助、學科數(shù)量、種族多元化、師生比等。有些變量對我們用處不是很大,或者有些變量對你的專業(yè)不重要,所以對排名不需要太膜拜。


選校的關(guān)鍵其實是是要了解自己!

問自己以下這些問題:你的學術(shù)興趣是什么?你是一個什么樣的學生?你需要群體壓力幫你前進還是一個非常自主的學生?你是主動尋求幫助還是偏被動?你的學習風格是什么?你喜歡大班還是小班?你喜歡什么樣的校園環(huán)境?大學校還是小學校?你喜歡什么樣的校園文化?保守,偏宗教,還是比較自由開放?你喜歡在學校參加什么活動?體育類的,還是合作機構(gòu)開設(shè)的co-op課程,還是學生項目?學校的排名是否對你很重要?學校的地理位置對你是否很重要?回答完這些問題,你對自己的選校偏好會更清楚。

 

通過以上的介紹,希望大家對于自己如何選校,有了一定的思路和想法,在此祝各位同學都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學校。


您有任何的關(guān)于選擇國際學校,如何規(guī)劃孩子教育的問題,都可以隨時咨詢我們,我們的選校教育專家將為您提供中肯建議。

上一問 雙語學校和國際學校的區(qū)別
下一問 如何選擇國際學校?(下)
  • 免密碼登錄
  • 密碼登錄
忘記密碼?